股票配资指南官方 50年前,两所北京高校先后落户荆州,为何先后离开投奔武汉?_石油学院_湖北_江汉

湖北荆州,作为上古九州之一,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。如今股票配资指南官方,荆州已经成为湖北省的副中心城市之一,逐渐在经济、文化和交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。而在三线建设期间,曾有两所名校从北京迁至荆州,但最终都选择了转投武汉。这两所学校分别是211高校中国地质大学和现为长江大学一部分的江汉石油学院。
首先说说中国地质大学的历史。现在,中国地质大学在北京和武汉设有校区,但实际上这两个校区是相对独立办学的。而当年,这所学校的迁移并非直接前往武汉,而是经过了多个省份,最终选择在荆州作为过渡站。中国地质大学的前身是1952年成立的北京地质学院,属于当时全国八大学院之一。1969年,中苏珍宝岛冲突爆发,导致全国范围的大规模高校南迁。北京高校的外迁规模最大,而北京地质学院也被卷入其中。最初,学校计划将新校区设立在河南郑州,但遭到婉拒;接着考虑了江西赣州,然而由于市政同意而省政府不同意,最终只能再考虑其他地方。于是学校临时决定迁往湖南的石门县。在迁往湖南途中,一些老师偶然得知湖北江陵地区有合适的校址,因此决定将学校落户于此,并更名为湖北地质学院。1970年6月,湖北省政府批准了北京地质学院迁址江陵的申请。学校的原址是由参与江汉油田石油会战的勘探队和地质部管理的。随着学校的扩建,1972年湖北地质学院开始在江陵县征用土地,准备建设永久校区。与此同时,武汉地质学校暂时没有招生,于是将校区借给湖北地质学院,成立了武汉分院。那时武汉校区为临时性质,而江陵校区则打算成为学校的长久驻地。然而到1975年,湖北省政府顶住了压力,将地质大学最终迁至武汉。
展开剩余64%接着说说江汉石油学院的故事。江汉石油学院的前身是1950年在北京成立的北京石油工业专科学校,这是新中国创建的第一所石油学校。学校最初设立在如今的中国传媒大学所在地。1959年大庆油田的发现给学校带来了重大变化,1965年学校迁至大庆,方便学生实习及毕业后就地分配。随着大庆石油地质学校的成立,北京石油学院也一同进入了大庆,并参与了当时的石油会战。然而,1969年中苏边境发生珍宝岛冲突,哈尔滨的“哈军工”也迁移至湖南,许多高校因此南迁。大庆石油地质学校也不得不在1970年南迁,最终选择了湖北江汉油田作为临时驻地。最初,学校的驻地设在枣阳,后来迁至当阳育溪镇。在此期间,学校辗转于多个地方,直到1972年石油部决定将学校迁至荆州,并更名为江汉石油地质学校。1978年4月,学校升格为江汉石油学院,并开始扎根荆州。2003年,江汉石油学院与湖北农学院、荆州师范学院、湖北卫生职工医学院合并,组成了今天的长江大学。然而,在这次合并过程中,江汉石油学院依旧占据主导地位。
随着长江大学的成立,武汉校区于2011年设立,主要集中在石油类专业的培养。这个决定类似于中国石油大学从东营迁往青岛的原因,地级市发展空间有限,而大城市更有利于发展专业特色。尽管如此,由于长江大学的规模庞大,合并的各个学校并没有全部迁往武汉。
对于这两所北京高校先后离开荆州并最终选择武汉,不少人对此有不同的看法。有些人认为,这一变动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,也是资源集中与优化的需要;也有人觉得,荆州虽然承接了这些高校的过渡,却未能完全保留住它们的“根”。无论如何,今天的荆州与武汉已各自发展成独具特色的城市,曾经的历史遗留如今也成为了地方文化的一部分。对于这一历史事件,欢迎大家在留言区分享你的观点。
图表探索原创,欢迎关注。数据来源于网络,具体信息以官方为准。
发布于:天津市广禾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




